近年來,多項隨機對照試驗(RCT)都發現,規律運動可以顯著提升睡眠質量和效率,減少夜間醒來次數,甚至讓你更快入睡。
很多人以為,運動的助眠效果,主要來自于“累”——跑步,力量訓練……各種高心率、高強度的運動把身體搞到力竭,然后一沾枕頭就秒睡,主打一個“把自己累趴,失眠就追不上來”。
這樣做能好睡的朋友,不用懷疑,堅持你的堅持。
但研究發現,助眠效果最好的運動,并不是很累的那種,而是聽起來沒啥運動量的:正念運動。說幾個你熟悉的代表:太極、瑜伽、散步……
別小看這些運動,它們真能幫你“每天慢慢悠悠動一動,晚上迷迷糊糊睡一覺”。
慢悠悠的正念運動
真能全方位改善睡眠
正念運動不是某種特定的鍛煉方式,而是一類把注意力拉回當下、專注身體感受的運動。
它的核心是三個關鍵詞:
- 慢:動作節奏不快,不追求爆發力;
- 專注:不分心,不刷手機,不想著“趕快做完”;
- 呼吸同步:動作和呼吸配合,讓大腦從“戰斗/逃跑”模式切換到“休息/恢復”模式。
常見的正念運動包括:瑜伽、太極、普拉提、呼吸結合拉伸等。
2025年3月12日,在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中央悅府綜合養老服務中心,老人在打太極拳。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
一個研究團隊梳理了22項高質量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,共納入1348名失眠患者,分析了13種不同睡眠干預方式,其中7種為運動干預,包括:
- 瑜伽
- 太極
- 步行或慢跑
- 有氧+力量訓練
- 單獨力量訓練
- 有氧結合心理治療
- 混合型有氧運動
分析發現:在各種運動方式中,慢悠悠的瑜伽、太極和步行/慢跑,助眠效果最為突出,其中,瑜伽>太極>步行/慢跑。
在一些維度上,瑜伽的助眠效果跟認知行為療法(CBT,失眠的一線干預手段)差距不大。
研究還發現,不同類型的運動,對睡眠的改善也有不同側重:
- 瑜伽:最全面的改善
基于睡眠日記數據,與常規護理等對照組相比,瑜伽對多項睡眠指標均有積極影響。
- 總睡眠時間延長:平均增加約111分鐘
- 睡眠效率提升:提高約15.6%
- 夜間覺醒減少:每晚減少約56分鐘
- 入睡時間縮短:入睡平均提前29分鐘
- 太極:效果穩、維持久
太極也在多個維度上表現優異,且部分效果在長期隨訪中依然存在。
- 提高睡眠質量:改善主觀睡眠感受
- 總睡眠時間延長:增加約52分鐘
- 減少夜間覺醒時間:每晚約減少36分鐘
- 縮短入睡時間:平均提前入睡約25分鐘
- 步行或慢跑:改善白天狀態
雖然在睡眠時長上的提升不如前兩者,但步行或慢跑在改善白天狀態方面效果明顯。
例如:降低失眠嚴重度評分(ISI),分越低睡眠質量越好,白天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有所緩解。
研究者總結:類似的運動能有效改善睡眠,甚至有望成為一線干預手段之一。
慢悠悠的正念運動
幫你身心放松睡更好
瑜伽、太極這類正念運動,強度高低與個人技術和練習方式有很大關系。它的助眠效果,不是簡單的把身體累趴,背后還有更多的神經和生理機制——
- 調節神經系統,幫大腦“關燈”
以瑜伽為例,瑜伽在改善主觀睡眠質量方面表現顯著,可能和它強調的身體覺察、呼吸控制與注意力訓練密切相關。
神經生理學研究發現,瑜伽可能增強GABA系統的活性(一種具有鎮靜作用的神經遞質),同時還能抑制杏仁核的過度激活——杏仁核是大腦中處理恐懼、焦慮的重要區域。
瑜伽可以緩解焦慮和抑郁等常見的入睡障礙情緒,幫助大腦更順利地從清醒切換到休息狀態。
- 讓身體從“戰斗狀態”切換到“休息模式”
以太極為例,太極是一種節奏緩慢、動作流暢的身心運動,在練習中強調呼吸控制和身體放松。
研究表明,它能增強副交感神經活性、抑制交感神經系統,從而緩解我們在壓力或焦慮狀態下常見的“過度覺醒”現象。
太極瑜伽的動作本身就像一場慢節奏的正念冥想,能幫助人們在情緒上更平穩,在認知上“松一口氣”,即使是短期練習,也可能帶來睡眠質量的提升。
- 運動的普遍助眠效果
以步行和慢跑為例,類似運動能通過多重路徑改善睡眠:
- 提高能量消耗,讓身體更想睡;
- 降低皮質醇(壓力激素)水平,幫助放松;
- 增強情緒調節能力,減少入睡前的煩躁;
- 促進褪黑素分泌,幫助建立規律的生物鐘;
- 提升深睡眠比例,睡得更沉更實。
這些生理和心理機制的疊加,有助于改善整體睡眠結構,并在研究中表現為失眠嚴重程度評分(ISI)顯著下降。
相信小小屏幕前,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心動,今天就想試一試了。
正念運動要怎么做,做多久,幫自己晚上睡得更好呢?
睡不好的朋友
試試這份運動助眠“處方”
正念運動助眠的關鍵,不在于運動得多猛,而是:你有沒有讓身體和神經都降速下來。
節奏緩慢、強度適中、能同步呼吸的運動,有助身體“從白天模式”切換到“休息模式”。
- 剛入門的朋友:
- 晚飯后散步15分鐘,不看手機不帶耳機,專注感受腳步聲 + 呼吸聲
這其實就是“行走冥想”,很適合睡前過渡。
- 睡前10分鐘,做3個拉伸動作,配合深呼吸
網上有很多引導式音頻/視頻可跟練。緩慢、專注、閉眼感受。
- 喜歡瑜伽的朋友:
推薦嘗試睡前瑜伽、放松瑜伽等專門助眠的序列,讓入睡更輕松。15~30分鐘就很有效;
- 喜歡太極的朋友:
恭喜你已經掌握了“被低估的國民助眠運動”。
太極、八段錦等能拉長呼吸節奏、動作流暢安穩,非常適合夜間易醒、焦慮易緊張的人群。
- 每次20分鐘左右即可,不追求強度,重在節奏感;
- 如果白天練,也能提升日間清醒度與情緒穩定性。
如果你做其他運動也能有效助眠,那繼續就好,不用拘泥于種類。
注意,一般建議睡前1~2小時不做劇烈運動,以免體溫和腎上腺素水平過高,影響入睡。
小技巧:想試試正念運動的朋友,可以配合舒緩音樂一起服用,效果更佳。
?吹降呐笥
都能睡個好覺
來源:人民日報綜合科普中國、丁香醫生
